安煥然‧柔佛的造王者

柔佛州務大臣阿都干尼攻打振林山國席。網絡媒體《當今大馬》即做了以下評論:“行動黨原本的如意算盤是,如果能夠取得75至80%的華裔票支持,再加上40至50%的馬來票,林吉祥就能篤定中選。然而,如果阿都干尼攻打振林山,並取得85%的馬來票加上一些華裔票支持,就能夠擊退林吉祥。"

以林吉祥個人魅力和行動黨的火熱勢頭,要爭取大多數的華人票,不是大問題。惟我比較關注的是,如果以上網絡媒體的評斷是正確的,倒有一個疑問:是之前民聯信心爆棚,過度自信?還是用錯策略?抑或是無計可施?為甚麼308“政治海嘯"之後,民聯始終不能在柔佛爭取到更多的非華裔選票?怎麼換一個馬來人上陣(當然他是州務大臣,擁有一定的基本實力),振林山馬來票就有可能從原有估計的50%,一躍而升至85%投給國陣!

不久前,與一位老先生聊天。他問我:“柔佛會不會變天?"

我說:“很難預測。畢竟,本屆大選的造王者,不是華人,而是馬來票。"

他也認同而感慨的說:“是的。我們活在馬來西亞,說來詭異,馬來人不懂我們華社的想法,不懂華人想要的是甚麼?而我們華人也不知道馬來人在想甚麼?在做甚麼?"

在大選火熱議論的當頭,中文媒體可否提供和報導多一些關於馬來人、印度人或其他非華裔選民的當下政治思維的訊息?我們需要好好瞭解非華裔的想法。很難推算,民聯在柔佛究竟能把握多少非華裔(特別是馬來選票)。如果說,本屆大選的造王者,肯定是馬來票,也是最關鍵的決勝票。誰爭取到更多馬來票,誰就能掌控大局。就難怪國陣要將一些原馬華的混合選區改派巫統人士上陣,以為這樣就可以拉高再度執政的勝算機率。

感覺上,中北馬和柔佛的選民意向有些不同。若你去到雪隆一帶,不論甚麼種族,大抵談論的是馬來西亞的普遍性議題,而不是種族問題。若有政客還拿一些炒冷飯的種族議題來講東講西的,已經很難煽動其本身的族群。但向來是國陣保壘的柔佛州選民,其非華裔選民,特別是馬來選民的政治取向和政治認知是甚麼?對講華語社群的華人而言,似乎真的“摸不清"。

而我在意的正是:“我們摸不透馬來選民的意向"。這是大馬政治求變的最大迷思。畢竟,民聯要UBAH,不是圖爆冷,也不僅僅是林吉祥在振林山的勝算有多少這麼簡單而已,而是要把其焦點和目標集中在能否“改朝換代"這一個“雄心壯志"上。除了鞏固華裔選民票源,或許大家更想看到是一種新局面的誕生,亦即:各族之間是否能沖破種族政治的圍籠?

民心求變,希望看到的,不應該只是執政者角色的互換與否,而是期望能打破舊有的一些格局,建立新規矩。林吉祥會不會贏?我沒有興趣。我感興趣的是,林吉祥若贏,他是靠甚麼票源而獲勝?林吉祥若輸,他是不是就這樣輸掉了?

林吉祥與阿都干尼的對決振林山,其最終的勝利絕不僅僅是某人或某黨的勝利。這場振林山對決,真像是一場賭注。如果林吉祥勝了,而且勝的馬來支持票不低於40%,或許就能意味民行確已走出“華人黨"的刻板形象;反之,如果阿都干尼贏了(而且“僅"是靠超過85%的馬來支持票而獲勝),則意示我國(尤其是柔佛)的“種族政治",仍然揮之不去。(星洲日報/邊緣評論‧作者:安煥然‧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副教授)